
9月24日,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回顾了CBA联赛近年的发展历程。
2013年,时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曾在体育局长会议上透露,CBA联赛运营资金的30%来自无形资产和俱乐部资源整体销售,60%由各俱乐部自筹。当时CBA共有18支球队,俱乐部年投入约6亿元,联赛年总收入约10亿元,其中集中招商部分约为3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2年中国篮协与盈方中国续约后五年合作,盈方每年需支付3.36亿元授权费。这笔费用中,篮协需缴纳约9%的税款,约3000万元,并提取2.5%作为女篮发展基金、2.5%用于青少年篮球发展、3.63%作为联赛风险储备金,总计约2900万元,剩余部分用于各俱乐部分红。
2017年CBA实行管办分离后,联赛运营主体变为CBA公司,年营收稳定在10亿元左右。而20家俱乐部自身的年营收约13亿元,主要包括赞助收入、门票、地方奖补等。整体来看,CBA联赛年总营收规模已超过23亿元。此外,CBA公司每年还向篮协缴纳10%的营收作为授权费。
与2013年相比,CBA在管办分离后实现了显著发展,联赛商业化程度和整体收入大幅提升,证明改革路径是成功的。